中國正在計劃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,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,形成中間大、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。
8月23日,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,始終堅持擴大內需戰(zhàn)略基點,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。我國有14億人口,其中4億以上中等收入人群,擁有超大規(guī)模市場優(yōu)勢。
中國正在構建以擴大內需為戰(zhàn)略基點的新發(fā)展格局,而我國雖然有14億人口,但從最近幾年消費增速看,即使剔除疫情因素,也在逐步放緩。這個現(xiàn)象可能是居民購買力下降造成的。購買力下降首先體現(xiàn)在城市中等收入群體,接著消費不振會逐級傳導到生產、流通、銷售等部門,中低收入者的就業(yè)與收入會受到影響,進一步影響到消費。中國當前雖然沒有明顯收縮跡象,但存在壓力。
這種壓力來自地產。將一個城市的房價中位數(shù)除以家庭年收入中位數(shù),可以計算出當?shù)氐募彝プ》控摀芰?。按照國際普遍說法,房價收入比在3-6倍之間為合理區(qū)間,如考慮住房貸款因素,住房消費占居民收入的比重應低于30%。
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小組的一份報告顯示,北京房價收入比為33.2倍,上海為31.9倍,深圳為33.5倍。二線城市的杭州、青島和南京也分別高達15.7倍、13.2倍和18.3倍。根據諸葛找房數(shù)據研究中心測算,2020年中國百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.2。
2020年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高達72.5%,主要以按揭貸款為主,中國按揭利率在全球也是處于較高水平。這表明地產已經高度擠壓了居民部門消費力?;蔚姆績r是經濟高增長與套利投機的產物,當經濟增速換擋放緩后,居民部門承受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。
高房價對消費的影響不僅僅體現(xiàn)在加大家庭債務負擔,它還會大幅推高消費物價。中國人口高度聚集在城市,高房價也會推高商業(yè)地產租金,增加商業(yè)成本,使得物價超出當?shù)厥杖胨降暮侠硐M水平。部分人群經常抱怨“三線城市,四線工資,二線消費”,即說明了收入與物價的畸形關系。
根據瑞士銀行研究報告顯示,上海和北京的咖啡價格超過了紐約、日內瓦等發(fā)達國家城市。人們也發(fā)現(xiàn)很多中國商品和服務價格超過西方發(fā)達國家的現(xiàn)象。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商鋪租金成本高,而西方是人工貴,說明當前的分配傾向于資本所得而非勞動所得。比如一線城市西瓜市場價格是原產地批發(fā)價10倍,但生產者和銷售員收入都較低。
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當經濟增速放緩,就業(yè)和收入存在一定不確定性,而按揭還款以及日常消費是剛性支出,就會造成很多人開始省吃儉用與消費降級。住房在大多數(shù)家庭當中支出遠超30%的比重,年輕一代幾乎不可能依靠自己的收入購買住房。目前中國收入分類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列為最高收入群體,這沒有充分考慮一二線城市的居住和消費成本問題。
擴大內需最大的障礙是住房支出過高以及租金推高消費物價,后者會削弱中等收入群體的購買力。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是提高收入增速,同時調控好房價和物價,但目前增加收入需要經濟效率提升,短期內很難實現(xiàn)。另一個方法是降低地租,減少其在居民支出中的比重,但這又涉及到金融風險與地方財政的難題。
中國正在計劃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,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,形成中間大、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。其中的關鍵是提高城市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力,才能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就業(yè)崗位以及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,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。目前這個循環(huán)受到來自地產因素的阻礙。目前,中國政府正在大力發(fā)展租賃住房,解決年輕人住房難、住房貴問題,可以有效緩解房價對年輕一代住房支出壓力,探索切斷地產阻礙國內大循環(huán)的途徑。
(編輯:陸躍玲)